第II卷
36.(34分)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图9),回答问题。
(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 ;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
。(4分)
(2)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 业、 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
、等新能源。(8分)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 、 、 。(8分)
(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4分)
(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4分)
37.(31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 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面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4分)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2分)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3分)
材料三: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4分)你怎样评价?(2分)
材料四:德国菜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黄健民的经历是改革以来普通百姓命运变化的缩影。80年代初,他由农村来到沈阳,从擦皮鞋、做木工到摆服装摊,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积极为公益事业做贡献,并致力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7年他成为沈阳市第一位“农民工”人大代表。
材料二: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2001年以来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使用外资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30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1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有信心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理由。(要求逻辑清晰)(12分)
39.(63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一石。”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二: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3分)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
材料三: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
(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
(5)要解决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6)说明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6分)
(7)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6分)
材料四
材料五:2004~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过快增长和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8)指出图11和图12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联系。(6分)
(9)从供求与价格关系的角度,分析在材料四背景下我国粮食连续增产的经济影响。(6分)
(10)结合材料五,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