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何承潜
简介:一个长在长江边,住在天柱山畔的男孩,两年前从一个历史名城考入另一个历史更悠久的名城,在一个名中带着厚厚历史味的大学里徜徉了两年——这就是我,何承潜。来自安庆,在西安长安大学就读新闻学。
当长安大学黄色的录取通知书拿到手里后,我才察觉到自己的大学生涯将此开始。回想起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历程,不得不感叹志愿填报又是另一场“战争”,输赢有时甚至比高考还重要。志愿填报大意不得——刚到大学时,这是我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回想起自己填报志愿时的种种选择,发现这真是一门选择的艺术,逻辑变得很重要。高三时,一到休息时间,我都在钻研志愿,感觉比学习还复杂。志愿说起来枯燥,但有时又会让人觉得它很“神奇”。同样的表格,同样的大学、专业,可最后的结果却是那么的截然不同。我一直以为,只要分数考得更高,大学梦才会实现得更美。但志愿让我发现自己错了。高考那一年,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背后竟然都是“志愿”填得好或不好的原因。同桌的小A执著于首都的一所大学,却因为差了两分折翼在追梦的路上,只要换另一个城市的同类型大学,他的梦想早已落地开花,而不是到高四的教室里等待“浴火重生”;数学科代表一如既往地坚持选择在数学的天空翱翔,即使他的分数已经够得上众多“热门专业”,听说现在的他已经扎入科研的领域;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身边有人曾质疑我的选择,甚至我自己也有那么一丝后悔的念头到一所理工科优势突出的大学读文科专业,但现在我却“底气十足”,因为学到了就满足了。
于是,当我提起笔努力地回忆当年志愿填报的经历时,过程已有一丝模糊,仍在记忆中驻留的是那些沉淀下来的一些小道理。
别说你忙,你的未来要自己做主
对于关注志愿,不要再说自己的复习多么辛苦,不要再抱怨没有一点休息时间。自己的未来,理应自己去规划。平时,我们都觉得被剥夺了做主的权利,当把做主权交到自己手上的时候,又怎能把它“拱手相让”?而且,志愿关系到未来自己读哪所大学、哪个专业,也决定了人生职业的起点,又怎能“掉以轻心”?
高三期间,由于只对北京、上海、南京的大学有一些了解,但自己的分数却“高不成低不就”,让我有一段时间陷入怕没大学可读的惴惴不安的心理。后来随着对大学了解得越来越多,我才淘到“西安”这一“高校盛地”——知名大学数量多、高等教育资源丰厚,而且录取分数可能相对较低一些。
团结才是力量
高三的确很累,只要身处其中就知道所有关于高三的传说都不是“吹”的。但志愿填报又是一个特别费时费力的工作,所以可以请爸爸妈妈代自己厂泛搜集资料,多向目标大学咨询、沟通。志愿填报时,我是“一个人在战斗”,当发现长安大学开设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且录取分数较有把握时,我就将其作为目标之一。但填报后深入去了解,才发现长安大学是一所以工科类专业见长的院校,作为文科生的我也算是一个小遗憾吧!
学校选择不要看名字,实力最重要
当我把填报的几所大学与同学交流时,不少人惊叹:你选的大学都没有什么名气!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填报的四所院校里就有两所常被列为“全国最受委屈的大学”之列。待进入大学才发现,名声不在外,却实力足够。
如今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那段“辉煌的血泪史”也已经渐行渐远,填报志愿的经历却是人生中另一段宝贵的成长经历,因为这可能是你第一次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踏出的每一步,都将会成为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学长感悟
这样做会更好
胡晓梅
家长简介:胡晓梅,标准“贤妈”一名,为了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大学、专业,在孩子高中阶段倾注心血了解志愿。最终助力孩子进入理想的大学。
搜集资料,家长傲主体
回想当初帮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的往事,百感交集。我的体会是,为孩子填报志愿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由家长提前做好,不仅要搜集各方面的信息,还要分析、研究、对比。这项工作非常辛苦,费时费神,孩子功课复习本来就累,父母代办即可。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我决定啃这块“硬骨头”,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孩子读高二那年,我就开始学习有关志愿填报方面的知识。不仅了解到“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填报的区别,还初步搞清楚“专业分数级差”等基本概念。到孩子读高三时,我把她平时成绩单全部搜集,掌握孩子的成绩波动范围,为选学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孩子高考前三个月左右开始,我抓紧做好志愿填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统计与孩子平时成绩相符合的各所高校最近三年来的录取数据。这项工作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繁琐,好在我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到孩子高考前,我基本上搜集到与孩子的平时成绩相符合的一些高校信息。我的体会是,对于选学校,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决策权,交给孩子
孩子一直很喜欢生物,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了读理科,还在学校参加了生物奥赛班的学习。虽然最终以微弱劣势没有能获得省生物竞赛一等奖,没有取得心仪学校的保送资格,但是孩子对生物学的兴趣从来没有减少过。
既然孩子喜欢研究性的工作,又喜欢生物学科,那么要是能被高校的生物类专业录取应该是最满意的结果了。虽然我很希望孩子学师范将来当老师,也希望她能够学医方便给家里人看病,但是那都是我们大人的心愿,不是孩子自己的。现在“90后。的孩子,都很有个性,不会完全顺从家长的心愿。一对于孩子将来求学的大学专业,我认为一定要孩子自己非常喜欢的才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毕竟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家长的。如果孩子对所学的专业感兴趣,就会乐不思疲,不会感到厌倦,将来最起码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说不定还能发展出一片很大的事业天地。
由于我对孩子志愿填报方案做了提前规划。才让我在孩子高考之后分数还没出来之前,就对志愿填报成竹在胸。我基本上考虑好了三种填报方式:孩子高考成绩发挥中等、发挥较低、发挥较高的三个分数段主要学校各一所。最终孩子高考成绩发挥一般,与孩子沟通商量几天之后,最终决定填报成绩发挥中等那所学校。结果被填报的该校第二专业志愿“生物科学类”录取(第一志愿是生物基地班)。正如孩子在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在QQ上的签名上写的那样:如愿以偿!
与家长们说说心里话
对于当下的考生和家长,我有一些建议供参考:一是一定要选择孩子自己喜欢的专业;二是尊重孩子对地域的要求,孩子想去哪里读书,只要成绩能满足就尽量满足;三是对学校的选择完全是靠高考的分数说话,每年五月份开始,网上都能查到历年来各所高校在本省(区、市)的录取分数。如果孩子对专业要求比较高,就必须做更多的分析比较和研究,对平行志愿填报来说,学校相对容易,填专业更难填一些,为了让喜欢的专业把握更大,有时候浪费一些分数也无妨。
老师忠言
有目标,才有动力
四川 窦银强
老师简介:窦银强,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兼顾了解志愿填报,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把自己的学生送入理想大学是每个中学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事,但大多数老师给予学生的只有学科方面的辅导。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只要考得好。就不怕选不到。然而当考得不错的学生最终读不到满意的大学、专业的情况发生后,我开始了解志愿、钻研志愿,才发现志愿中有大文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前对自己未来进行的规划与定位。
对自己未来进行规划与定位,最好从高一做起。学生进入高一的时候起,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留意并搜集相关资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学习填报志愿的经验和教训,以备自己填志愿时的参考。二是在三年的学习中,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来调整自己的奋斗方向,以避免现在许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盲目追风、心中无数、所选非所愿等现象。如果未从高一做起,一进入高三就开始准备,也采得及。
我的一名2012级学生万刚(化名),刚进高一后不久的一天找到我说:“老师,我从小就喜欢玩机械之类的东西,我想考航空类的学校,你说哪些学校我能考上?”这还是我开始研究志愿填报以来,第一个主动向我表达意向的学生,但这名学生成绩处于中后,以当时的成绩能考上三本都属不错。于是我告诉他由于该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不低,要加强学习提升成绩。从此,万刚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尤其是数理化成绩进步很大,但英语成绩有所下降,我对他说:“你如果想将来设计飞机,必须学好英语,因为要查许多最先进的外文资料,借鉴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来拓展自己的视野,所以英语特别重要”。2012年。万刚考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他的父母激动地说:“本以为考上一个一专就不错了,没想到居然考上二本的学校。”
与万刚同级的另一名学生张明(化名)平时喜欢“从众”,总认为大家都认为好的肯定错不了,喜欢追风赶时髦、新潮、缺乏独立思考。本来成绩可以上二本的她。看到几个成绩较差的同学在学美术,听说美术类收分比较低,也跟着学美术。在2012年填报志愿时,她很茫然,听同学说“室内设计与装饰”好,她就想选“室内设计与装饰”,听同学说“美术学”好,又想选“美术学”……后来被西华大学的“美术学”专业录取,到了大学听同学说西华大学的工业设计实力不错,张明非常后悔,因为按文考和专业分该生是完全能被“工业设计”录取的。郁闷地学了两个月后,她选择了退学,回到高中学校补习,却一直被后悔所纠结,补习不到两个月再次退学,到沿海打工去了。
这两个考生的故事告诉高中即将参加或还有一段时间参加高考的同学,高考志愿的填报是关系到考生自己今后职业规划、人生成长、成就事业的大事,切不可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首先是早做准备,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方向,对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绩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程度、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信心,以自己的理想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切不可人云亦云。还有就是留心填报志愿的一些政策和规则,早作准备,心中有数而到时不慌,那么你就能在高考后选到满意的大学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