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英语 > 中考化学 > 中考化学真题 > 正文

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来源:可可英语 编辑:Ookamie   可可英语APP下载 |  可可官方微信:ikekenet


15.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钠溶液 ③稀硝酸 ④氯化铁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他们逐一鉴别出来,其正确鉴别顺序是(  )

A. ④③②① B. ④②①③ C. ①③④② D. ④①③②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在不用其它试剂鉴别四种物质时,首先找出这四种物质中的有特殊颜色的溶液.然后再用鉴别出来的溶液去鉴别其它的物质.

解答: 解:这四种物质中,④氯化铁溶液为黄色色,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为无色,所以首先鉴别出④氯化铁溶液;将④氯化铁溶液滴加到其它三种物质中时,能得红褐色沉淀的是①氢氧化钠.由于稀硝酸呈酸性可以和碱反应,所以可以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和生成的氢氧化铁反应,稀硝酸酸可使其溶解.因此鉴别出各物质的顺序是④①③②.

故选D.

点评: 在初中我们所需要掌握的有颜色的溶液有: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氯化亚铁为浅绿色.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镁离子 Mg2+(2)2个铁原子 2Fe (3)水分子 H2O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1)离子的写法: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的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Mg2+;

(2)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铁原子表示为:2Fe;

(3)根据分子的书写方法,水分子是由显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1价的氢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H2O;

故答案为:(1)Mg2+;(2)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Fe;(3)H2O;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3℃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 > B;

(2)t3℃时,把3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 不饱和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A < B(填>、<或=).

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1)运用溶解度曲线,比较同一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分析一定量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是否达到饱和;

(3)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比较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解答: 解:(1)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B物质曲线之上,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

故答:>;

(2)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此时把3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固体A可以被完全溶解,溶液仍不饱和,还可以继续溶解A物质10g.

故答:不饱和;

(3)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由于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至t2℃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变成不饱和溶液.但升温后两物质的溶液组成都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和t1℃时一样.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小于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升温至t2℃后,仍然是A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B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答:<.

点评: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液的组成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8.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混合物 (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供给呼吸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 蒸馏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①②④⑥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发皿.

考点: 蒸发与蒸馏操作;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1)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其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2)蒸馏可以把天然水变成纯水.蒸发食盐水时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等.

解答: 解:(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2)天然水经过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水.蒸发食盐水时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等.

故答案为:(1)混合物,供给呼吸;(2)蒸馏,①②④⑥.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氧气的性质,理解水的净化方法,能够进行蒸发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合理利用会造福人类,能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否则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1)市场有“葡萄糖酸锌”、“含氟牙膏”、“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锌、氟、钙碘应理解为 ① (填序号)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④氧化物

(2)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细胞如如何利用基因内储存的信息生产蛋白质.现有①黄瓜 ②大豆 ③淀粉 ④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有 ②④ (填序号)

(3)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药用胶囊(被称为“毒胶囊”)由于有害元素含量严重超标已被严令禁止使用;一些不法分子从垃圾中提炼出来的食用油(被称为“地沟油”)往往含有一些 有毒物质或有害物质或毒素或细菌和病毒等(答案合理均可) ,使用后会严重危害健康,因此被禁止使用(不必答出具体物质)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元素的概念;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1)根据商品中锌、氟、钙、碘的存在形式回答.

(2)根据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回答.

(3)根据地沟油的有害成分回答.

解答: 解:(1)在“葡萄糖酸锌”、“含氟牙膏”、“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商品,锌、氟、钙、碘等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锌、氟、钙、碘应理解为元素.

(2)①黄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②大豆中主要含有蛋白质,③淀粉中主要含有糖类,④鸡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质.

(3)地沟油中往往含有一些有毒物质或有害物质或毒素或细菌和病毒等,使用后会严重危害健康,因此被禁止使用.

故答案为:(1)①;(2)②④;(3)有毒物质或有害物质或毒素或细菌和病毒等(答案合理均可).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0.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和“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1)该反应中反应物 可能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2)图中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D (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A.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B.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C.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D.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根据图示进行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据此可以推出虚线框内的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 解:(1)据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可能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反应物可能是氧化物,故填:可能;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据图可知,反应前含有2个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4个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反应后有4个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故D中含有2个201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观察选项,应选D,故填:D,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信息进行.

21.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各种现象,能够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厨房中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有 乳化 作用.

(2)对不同的铁质品所采取的防锈方法有所不同如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 涂油 的方法防锈.

(3)对不同的火灾所采取的灭火方式也有所不同.森林着火通常设置隔离带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隔离可燃物 .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 (1)根据乳化作用考虑;(2)根据链条经常转动考虑;(3)根据设置隔离带能灭火的原因考虑.

解答: 解;(1)洗洁精洗涤油污是乳化作用,洗洁精能将油污分解成很小的油污颗粒,便于被水冲走;

(2)链条经常转动所以涂上一层油既能起润滑作用又能隔绝氧气和水,防止了生锈;

(3)森林着火通常设置隔离带,将可燃物隔离开,没有了可燃物火就不能燃烧了,所以是隔离可燃物.

故答案为:(1)乳化;(2)涂油;(3)隔离可燃物.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洗洁净的乳化作用,防止生锈的方法和灭火的原理.

22.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乙→H2O,②乙+丁→CO2,③丙+乙→CO2+H2O.则甲是 氢气 ,乙中一定含 氧 元素,丙物质是 甲烷 (填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题干叙述进行分析,①甲+乙→H2O,则甲和乙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②乙+丁→CO2,则乙和丁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故乙是氧气,甲是氢气,丁中含有碳元素,③丙+乙→CO2+H2O,则可能是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燃烧的反应.

解答: 解:,①甲+乙→H2O,则甲和乙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②乙+丁→CO2,则乙和丁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故乙是氧气,一定含有氧元素,甲是氢气,丁中含有碳元素,③丙+乙→CO2+H2O,则可能是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燃烧的反应,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故丙是甲烷,故填:氢气,氧,甲烷.

点评: 本题为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再根据题干叙述,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点击此处下载文档(rar格式,213.10KB)


发布评论我来说2句

    最新文章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