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英语 > 中考化学 > 中考化学真题 > 正文

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来源:可可英语 编辑:Ookamie   可可英语APP下载 |  可可官方微信:ikekenet

一、第Ⅰ卷(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为生物学学科试题,11-18题为化学学科题,19-26题为物理学科试题。1-18题每题2分,19-26题每题3分)

1.下列现象或做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白菜腐烂 B. 将煤粉制成煤球

C. 西瓜榨汁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

【答案】 A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白菜腐烂生成有害物质,煤粉制成煤球没有新物质生成,西瓜汁不是新物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基础性比较强,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铬中毒是指人体内的血液和尿液中铬的含量超过正常标准,口服3g重铬酸盐即可致人死亡.在重铬酸钾(K2Cr207)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4 C. +5 D. +6

【答案】D1390373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重铬酸钾的化学式(K2Cr2O7),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1)×2+2x+(﹣2)×7=0,则x=+6。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闻气体的气味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称量10.05g固体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稀释浓硫酸

【答案】 B

【解析】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要进行预热,故A错;闻气体时用手扇着闻,故B正确;天平只能准确到0.1g,所以不能称取10.05g固体,故C错;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 凉拌黄瓜加入食醋促进维生素的吸收

C. 少使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D. 室内物品着火,应先打开窗通风

答案】D

【解析】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A说法正确;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不容易分解,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凉拌黄瓜加入食醋促进维生素的吸收,故B说法正确;白色污染主要是由于塑料垃圾增多造成的,所以少使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故C说法正确;室内物品着火不能打开门窗,打开门窗会给火提供足量的氧气,会越烧越往,故D说法错误。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维生素C易被吸收的条件,室内起火不要打开门窗,了解白色污染问题。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A.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C. 升高温度可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t℃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A

【解析】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是对的,故A正确;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规定好温度,否则不能比较大小,故B错;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后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大,溶液更不饱和了,故C错; t℃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交点的含义,溶解度大小的比较,升温、降温后溶解度的变化。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被锈蚀

B. 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 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答案】B

【解析】铁在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易生锈,并不意味着其他的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已被锈蚀,比如金,故A错误;pH=3的溶液呈强酸性,故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故B正确;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是酸,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有关知识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2012随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里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过量O2 点燃

B CuO(Cu) 适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CaCl2溶液) 适量Na2CO3溶液 过滤

D HNO3(H2SO4) 适量BaCl2溶液 过滤

【答案】 C

【解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CO2(CO)中,二氧化碳多,一氧化碳少,无法点燃,并且除气体中的杂质,不能用气体;CuO(Cu)中,氧化铜与盐酸反应,而杂质铜与盐酸不反应,因此不可行;NaCl溶液(CaCl2溶液)中,杂质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即可;H2SO4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盐酸是新的杂质。

【点评】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是中考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从而突破难点,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点击此处下载文档(rar格式,215.52KB)


发布评论我来说2句

    最新文章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